首页 > 国内国际

纠治PPT里的形式主义:少点花里胡哨 多些真抓实干

时间:2025-08-18 15:45:18 来源:

  作为一种电子演示文稿,PPT本应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变了形、走了样,成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。

  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,并发出通知指出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,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。近来,一些地方部署开展“屏幕中的形式主义”专项整治行动,推动公务活动中的PPT制作“减量、减费、减负”,基层干部群众对此纷纷点赞。但从近期通报的案例看,仍有一些单位将PPT汇报形式的好坏作为考核评价依据之一,甚至找第三方机构进行制作,加重基层负担,助长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。

  “工作干得好,不如PPT做得好;群众掌声多,不如PPT里动画多。”有基层干部吐槽:为了做出一份好看的PPT,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钻研设计。有的自己做不来,甚至动用财政资金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制作。汇报者沉迷翻页流畅,考核者在意视觉冲击,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工作,硬生生被拖成数十分钟的“屏幕表演”。

  这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。有的基层干部把做PPT当成表现机会,把本该用在服务群众和抓具体落实的时间、精力和资金,浪费在不必要的特效包装上。这种倾向,加重了基层负担,造成了铺张浪费,与求真务实的作风渐行渐远。

  纠治PPT里的形式主义,重点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。多些干货、少些水分,多点实绩、少点包装。杜绝虚头巴脑,让那些追求表面花里胡哨的行为没有市场,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。

  纠治PPT里的形式主义,要坚决纠正考核评估“唯材料论”“唯汇报论”,让考核评估从“看包装”“看表演”回归到“看担当”“看实绩”。凡是与工作实效脱节、与群众利益无关的繁文缛节,能减则减,该停就停,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上,让财政资金更多花到惠民利民的“刀刃”上。

  数字化不应成为形式主义的变异,而应是实干高效的助力。戒掉虚功夫虚招式,一心谋实事务实效,以实干推动发展,用实绩造福于民。 

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财经参要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: 邮箱:g2416238474@163.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,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,并不能给予答复、解决。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商务合作 | 招聘信息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

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.yzhfls.com 版权所有 (c) All Rights Reserved.

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,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@163.com我们会及时处理!